1 设备概述
气象灾害边坡形变监测车系统是由实验室自主集成的车载边坡变形监测系统,包括主控系统、激光扫描仪、全景系统和POS系统等多个模块。供货商为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企业。设备存放地点为实验室仓库。
2 使用模式
本设备可携带外出使用,由实验室专职操作员进行操作或经相关培训后自行操作。
3 核心参数
作业车速:0-45km/h;
激光量测范围:330m@90%;
垂直扫描方向视场角:300°;
全景影像水平视场角:360°;
全景分辨率:>5000万像素
点云绝对测量精度:控制点纠正后测量精度0.02m;
边坡静态监测精度:5mm;
环境条件:工作温度 -10℃~45℃,存储温度 -20℃~50℃;
工作条件:野外机动动态作业,设备防尘、防潮、防震;
设备供电:车载供电。
4 主要功能
边坡位移监测应用
气象灾害边坡形变监测车系统边坡位移监测技术实现思路主要是通过系统中安装有高精度扫描仪,在边坡监测模式下,由用户把高精度激光扫描仪安装在车顶专用支架上,在车辆静止模式下采集边坡的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预设的控制点对点云进行配准,使用边坡上的明显特征点或标识点进行多次数据的距离比对。这样多次测量的点云可以用来进行边坡的位移监测。
边坡位移监测精度指标:≤5mm
公路大修与改扩建勘测应用
系统通过构建路面、路基、边坡的点云特征向量,利用特征向量借助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方法实现道路特征的自动化提取,同时对点云进行滤波处理,滤除地物,构建DTM,实现快速方便的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DTM生产功能,用户可以自定义生产输出的DTM格网间距;生产输出的DTM,可无缝集成导入纬地App,根据勘测要求生成高精度的纵断面、横断面,对比公路改扩建工程初步勘测设计,提高公路改扩建工程勘测效率。满足后续公路规划设计业务需求。
道路改扩建精度指标:平面精度0.05m、高程精度0.02m。
公路大修及改扩建复核
通过气象灾害边坡形变监测车系统,获取公路不同周期的点云与全景数据,使用地图制图App与街景发布App对道路大修及改扩建前采集的数据和道路大修及改扩建完成后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结合不同时序的道路监测数据,针对道路的变形状态进行评估和管理,为公路道路施工改扩建复核提供依据。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街景平台可以实现公路路面和沿线设施的移动显示与复核管理,实现公路大修及改扩建施工后的验收复核。该App模块应该支撑如下功能:
支撑不同时序历史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的管理与显示
支撑点云、全景、轨迹索引三种视图联动模式
支撑点云与全景协同作业
通过三维显示、测量,实现目标地物实时量测、定位等功能;
通过改扩建前全景点云数据,结合扩建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可快速实现公路施工后的改扩建复核;
5 应用实例
2015年4月-6月,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分院《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滇南红河州交通工程整治项目》中使用一体化激光监测扫描设备,获取城市街道立面矢量街景数据,应用效果良好。
2015年3月-4月,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分院《宜良蓬莱大道建筑立面整治工程》中使用一体化激光监测扫描设备,获取城市街道改扩建所需街景矢量数据和实景照片,应用效果达到要求,使用效果良好。
2015年7月-8月,云南省楚雄交通局《云南省城镇道路数据统计工程》项目----武定县交通分局部分城镇街道数据采集,获取城镇道路主要道路指标,包括街景数据,矢量量测数据,线形指标等,应用效果良好。
2015年1月-11月,使用一体化激光扫描监测车设备,陆续对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外场基地外场道路进行矢量街景数据采集,采集成果用于外场道路改扩建项目,应用效果良好。
2015年9月,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蛮金二级公路高边坡灾害整治与交通安全保障综合技术研究》项目,针对蛮金线二级路K36高边坡进行边坡扫描,采集边坡监测数据,目前数据还在具体采集,使用效果良好。
2016年5月至6月,完成大理牛街至沙溪公里地形图测绘实验。
2016年10月,完成大理西黄线13公里平面图测绘。
2017年9月,完成小磨线道路监测。
2017年10月,完成对丙中洛至福贡美丽公路道路扫描。